Friday, January 23, 2009

『撥亂返政』從陸老事件看八卦文化

《光華日報》『撥亂返政』專欄(2009年1月24日)

前教總主席陸庭諭性騷擾事件自12月爆發自今,雖然根本的問題並沒有徹底的解決,但是至少算是平息下來了。但是,因為《中國報》以及《風采雜誌》的獨家報導而讓此事件再次的引發另一波的問題。

《中國報》在1月21日的頭條新聞就是“陸老又親女記者”,而且封面照片還刊登了斗大的陸庭諭親吻女記者的照片,而且文章下面還寫了一段「詳細報導請見最新一期風采」。另外,最新第501期的《風采》,在封面打出大標題“獨家專訪陸庭諭,Cikgu Loot Strike Again遭強吻,風采記者:我很慌,很難過”,並以7大彩色版圖文並茂的報導“陸庭諭強吻三步驟”。


這樣的報導引發了來自各界的聲音。有些人開始對陸庭諭展開新一輪的攻擊,也有人公開表明願意協助陸庭諭接受心理諮詢,渡過這個難關。當然,最多人討論的就是新聞操守的問題。因為,這些人或團體認為這兩家媒體惡意炒作陸庭諭事件,炒作新聞利益的議程淩駕於記者的尊嚴與專業操守之上,讓記者蒙受損害,同時也為社會帶來錯誤示範,扭曲或使得社會無法正視性騷擾受害者的弱勢處境。

當然,《風采》也為自己辯護說尋找真相是記者的職責,也表明真相也才是這篇報導的主要目的,而不是如很多人把焦點模糊,刻意在技術與枝節上大作文章,而把矛頭指向記者,陷記者於不義。

這時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當然我們知道尋找真相是記者的責任,而且還是媒體的責任,也因為這個原因,媒體被譽為社會上的第四權。就好像美國很有名的“水門案事件”(Watergate scandal)也是因為媒體的力量而使尼克森總統黯然下台。

但是,我們清楚了解所謂媒體的第四權或是尋找真相應該是建立在影響國家利益的基礎上,倘若任何的事件都因為記者或是媒體想要毫無忌憚的尋找真相的話,那麼整個社會可能就是陷入一個八卦文化的時代,就好像現在的台灣,以揭發名人的隱私為報紙或雜誌的封面。難道這是這個社會所樂見的嗎?

另外,八卦文化之所以會成為一個社會的趨勢是因為閱聽人喜歡看煽色腥的新聞,還是媒體喜歡刊登這類的新聞呢?這點可能需要再進一步的了解。但我們只知道如果想這樣的八卦文化持續蔓延或是發展下去的話,整個社會將會邁入一個沒有隱私的時代!

Monday, January 19, 2009

『撥亂返政』修改條例真的有效杜絕歧視嗎?

《光華日報》『撥亂返政』專欄(2009年1月18)

日前,以馬華全國婦女組主席拿汀巴杜卡周美芬為首的婦女代表團向首相署部長納茲里提呈的《貫徹兩性平等與消除歧視》備忘錄,而納茲里在接見婦女代表後也表示完全接納她們所提呈備忘錄的內容。

納茲里也承諾,他將在國會致力推動這項措施。所以,若國會條文修正後,朝野人民代議士今後在國會或州議會上,若有性別歧視的言行舉止,勢必受到嚴厲懲戒,例如處以停職2至6個月、凍結或削減津貼。如果這項措施真的像納茲里所說般,可以順利推行的話,的確會讓大馬的國會更有水準。

事實上,大馬國會已經無數次的發生男性議員對女性議員性騷擾的案例。例如:巫統野新區國會議員拿督莫哈末賽益,以及京那巴丹岸區國會議員拿督莫達拉汀在古晉國會議員在國會大廈二度漏水的議題進行辯論的時候,說出了華都牙也區國會議員馮寶君“每個月都在漏"的言論(Batu Gajah Tiap- tiap bulan pun bocor)等。但是,問題是每每當這些議員過當發言時,執政黨都以各種不同的理由避重就輕。


職場性騷擾一直是社會上一個很嚴重而且也很普遍的問題。這個問題雖然已經開始受到關注,但是因為很多因素而讓這個問題持續延伸,例如:老闆的包庇。其實,國會議員在國會受到性騷擾也是職場性騷擾的一種,但是,問題是為甚麼直到現在才獲得重視,很大的因素是老闆包庇。因為發生這類事件時,議長、首相等主管都一直保持沉默,甚至替他們解圍,所以這些事才會持續不斷的發生。

此次雖然首相署部長納茲里答應會推動這項措施,但是如果條例修改後,執法單位的思想還是依舊的話,那麼這個修改條例的動作根本就不具意義,或許這只是為了封住女性朋友的嘴巴而推動的措施。

因此,筆者認為若納茲里真的有心要解決這個問題的話,應該多增加一個條例,那就是,凡是在國會涉嫌發表歧視言論者,都必須交由一個兩性平等委員會處理,而這個委員會的成員除了朝野議員外,還必須包括兩性專家以及一些非政府組織成員,以確保裁決的公平性。

倘若只是修改條例的話,那麼到時候難免會出現第二次“月漏論”的處理方式,即交由政府某個單位處理,做做門面功夫給國人或是女性朋友看看就好。所以,這個條例修改後,可能才是個開始呢!

Sunday, January 11, 2009

『撥亂返政』政改中的婦女醒覺?

《光華日報》『撥亂返政』專欄(2009年1月12日)

最近,森美蘭萬茂區州議員黃美美以類似“模特兒"的姿態,出現在《號外週報》而引起本地時評人謝詩堅質疑議員形象明星化的必要性。其實,議員形象政治化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去年以大比數贏得美國總統寶座的歐巴馬以及台灣現任總統馬英九都有濃厚的政治明星味道。



事實上,大馬版的男性時尚雜誌《男人志》曾拉了一票攝影師,為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改造型及進行專訪。當時,他也是繼另一名民行國會議員潘儉偉之後,第二位接受《男人志》專訪的大馬政治人物。為何評論人當時沒有作出類似的質疑?難道只因為黃美美是女性?

在這個議題上,可以以兩個層面探討。第一,議員形象明星化的必要性。第二,男性政治人物明星化可行,女性不行?

從近年來幾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選舉,例如:美國總統選舉、台灣總統選舉、以及韓國總統選舉等來看的話,議員形象明星化已經成為一個選舉的趨勢。根據調查,美國在任何一場大小型的選舉,所有的候選人都會聘請形象顧問為自己整理形象,以便以最討好形象,在選民前亮相,進而贏得選舉。

因此,政治人物明星化是否應該被質疑?這點筆者不以為然。因為,在這個科技發達且資訊流通的時代,若不透過媒體為自己的形象加分的話,相信選民都無法知道自己的候選人是誰。當然,筆者並不認為為自己形象加分的政治人物等同於不踏實工作的政治人物。

另外,男性政治人物明星化為何沒有被討論,而女性政治人物做同樣動作時,卻被熱烈討論?日前,在韓江論壇上的“政改中的婦女醒覺"這個題目就充滿了濃厚的性別意識。為什麼是“政改中的婦女醒覺"而不是“政改中的男性醒覺"?另外,“政改中的婦女醒覺"讓人感覺就是婦女應該醒覺,但是婦女運動的醒覺除了是爭取外,還有很大的因素是來自社會的框架以及政治環境的趨勢。若要質疑的話,這個題目更應該被質疑。

婦女運動比起從前已經進步了許多,但是令人擔憂的是雖然婦女運動在與時並進,但是人們的心態卻比婦女運動的精神還落後。

Sunday, January 4, 2009

『撥亂返政』馬華公會的計時炸彈?

《光華日報》『撥亂返政』專欄(2009年1月5日)

正當全世界為告別2008,而迎接2009之際,馬華公會似乎正在潛伏一顆隨時會引爆的計時炸彈。馬華公會在改選後,不斷醞釀這顆計時炸彈。

去年因性愛光碟而辭官的蔡細歷,在今年的馬華公會改選中,以不受看好的姿態中選該黨署理總會長,這個被視為馬華老二的職位在複選中,並沒有被委任為他請辭前的柔佛州聯委會主席,反而被委政府政策監督局主任。


而這位稱職的監督局主任在被委後,針對他熟悉的衛生部以及馬華總會長翁詩傑掌管的交通部左右開弓,用字遣詞不輸在野黨,風頭一時無倆,見報率絕對不輸總會長翁詩傑。

然而,這樣的做法雖然贏得人民的掌聲以及讚賞,也“符合”他向來有話直說的形象。但是,或許是砲火過於激烈,導致燒到一些當權者的頭,心裡不是滋味。所以,當蔡細歷發表馬來主權論時,翁詩傑就直接評論說這只是他個人的看法。而蔡細歷過後也發表“如果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翁詩傑以及副總秘書拿督陸垠佑認為我的言論讓他們「很難做人」,我要向黨特別是他們致歉。"雙方不和態度正式浮上檯面。

最近,坊間也開始流傳指蔡細歷當初因性愛光碟事件宣佈辭去所有黨職和官職時,並沒有意思辭去國會議員職。而蔡細歷則駁斥辭官的過程,不是他沒有誠意,而是已來不及呈信給國會下議院議長,國會已經解散,他也已經不是國會議員。所以,他將不受辭職議員5年內不得成為候選人的限制,他可以參選。

事實上,這件事已經過了一段時間,為什麼還會把這些陳年往事再次翻上檯面,況且知道這些事的人並不多,一般老百姓幾乎是不知道國會議員的辭職程序。所以,若不是有心人有意公開,這事件也不會是一個課題。

蔡細歷在記者會上表示,他不會再回應任何人對他展開的人身攻擊,因為他已超越一切。但是,相信不利他言論將會陸續有來,因為要打擊他實力以及形象的人實在太多了。除非他確定人民或是黨員不會相信這些衝著他而來的人身攻擊。

馬華公會在改選不到半年的時間,就發生了一連串的內部問題。在新的一年,馬華要如何整合內部矛盾,將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將是一顆隨時引爆的計時炸彈。最後,提醒蔡細歷,輿論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