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30, 2007

百花齊放的一天?

今天對華教運動人士來說可說是大日子。但是,我相信最開心的並不是華教運動人士,而是蒲種的居民們。因為今天是哈古樂華小的開幕及啟用儀式,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更被邀請主持有關的儀式。

哈古樂華小是首家獲得教育部批准,跨州遷校的華文小學。由於只有少過10名學生就讀而面臨關閉命運,它在馬華和民政黨的建議之下獲得批准,從霹靂州遷校至近年迅速發展和人口激增的雪州蒲種。這對蒲種居民來說真是可喜可賀,因為不再需要送孩子到別的地區上課。

無可否認,這是一項好消息,但是如果我們深入的探討這個問題的話,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根據董教總在 2006年所提出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雪隆巴生河流域、柔佛州柔佛巴魯縣和檳州總共缺乏134所華小。但是,身為執政黨的馬華公會卻以一校還一校的方式向政府"爭取"更多的華小。

如今,調查報告已經顯示出光是 3個州屬就缺乏 134 所華小了。因此,增建華小是迫切需要的進行的任務。身為執政黨的馬華公會不但要向政府"爭取"因學生少於 10名而必須遷校的政策外,更重要的就是增建華小。為甚麼必須華小就必須以一校換一校的方式解決華小不足的問題,而不能增建新的校區呢?

另一方面,根據董教總的報告顯示雖然華小人數占各源流小學學生人數約 21巴仙,但是根據過去幾個大馬計畫的撥款顯示,華小所獲得的撥款只占撥款總額的2.44%。這證明了政府在發展各源流小學上有著不公平的待遇。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無論在文化上或是在教育上理應是百花齊放的,但是卻因為制度偏差的問題而導致產生缺陷,不知道馬來西亞會不會有真正百花齊放的一天?

Thursday, November 29, 2007

聽聽青年的聲音

由默迪卡研究中心(Merdeka Center)在今年8月進行,並獲得亞洲基金會與荷蘭大使館的贊助的"2007年全國青年民意調查" 於今日發表其調查結果。民調主要專注于馬來西亞青年對於民主制度、政府行政以及民事與政治參與的展望和意見。

這份調查的其中一個項目中顯示受訪的青年中,有著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力感。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希望避免涉及政治活動,當中以華裔同胞以及印裔同胞的比率較高。(左圖)這項調查的結果和筆者日前在本部落格所發表的""愚民政策"與"青年政治冷感" "的看法不謀而合。這足以證明馬來西亞青年對政治冷感的事實。如今,有數據已經顯示馬來西亞青年對政治冷感的事實了,政府是不是應該在政治教育上做出調整,以解決這存在已久的問題呢?

另一個項目也顯示有 56%是認為,國會需要更多在野黨議席,只有 29%青年認為無此必要,另外 14%青年說"可能",或"不知道"(右圖)。根據這項調查,證明了年青一輩的馬來西亞選民對現任政府的不滿。同樣的,他們也認為現今在國會裡的在野黨不夠多,因此才會希望有更多的在野黨進入國會,監督國會、制衡國會。
青年選票是拉來屆大選朝野必爭的關鍵選票,因為在來屆大選將有新一批的青年符合投票的資格,青年的投票取向將可能影響大選的結果。這項調查又選在大選腳步聲逼近的這個時候發表,相信政府過不久將會針對青年議題提出新的政策或是透過行政機關討好青年選民,以為國陣爭取更多的選票。

根據這份調查報告指出,青年對政治參與並不感興趣。但是,投票也是政治參與的一種,因此,筆者希望已經符合投票資格的選民儘快登記成為選民,在來屆大選可以投下神聖的意票,履行公民的責任。

注:本文圖表取自《當今大馬》。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07

誠實孩子的下場!

金馬侖國會議員德瓦馬尼日前在國會問答環節中,聲稱興都權益興都委會大集會獲得 5萬人參與,顯示政府的失敗,並指責政府採取種族歧視政策引起印裔不滿。 他這番言論真的吐出了馬來西亞印裔同胞的心聲。但是,在馬來西亞尤其是執政黨領袖,說真話是不被允許的。

當德瓦馬尼說出這番言論後,立即遭到首相署部長兼國陣副黨鞭納茲里的猛轟,要求德瓦馬尼可以退出國大黨以示不滿。 如今德瓦馬尼已被令在本週四會見副首相納吉,針對有關言論作出解釋。

這樣的事件並不是第一次發生,2005年 6月 23日,天然資源及環境部副部長索迪納登在國會下議院與衛生部副部長阿都拉迪針對"大馬醫藥理事會撤銷承認烏克蘭克里米亞州立醫藥大學學位"一事針鋒相對,前者更抨擊理事會把課題種族化。結果,首相以"索迪納登不應做出違反政府政策的言論"為由,凍結索迪納登的官職 3個月。

以上的兩件事雖然發生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下,但是兩者卻有著微妙的關係。德瓦馬尼批評政府採取種族歧視政策,而可能被對付。索迪納登則認為政府政策種族化。兩者都在討論印裔同胞在馬來西亞的地位以及種族問題。結果下場都是一樣,實在令人同情。他們心裡一定很納悶"首相不是要聽真話嗎?我們說了,反而被對付!"

這就好像爸爸和孩子說"小朋友要誠實,誠實的小孩不會受到懲罰"。結果,孩子跟爸爸說真話以後,沒有得到讚賞,反而被處罰不准回家幾個月,使得孩子在這幾個月內,有家歸不得!這種不誠實的爸爸,試問會得到尊敬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執政黨的國會議員原來在國會裡不可以說真話的!意思是在國會裡只有在野黨會說真話,會將人民的心聲帶入國會!因此,在國會裡只有越強的在野黨,才可以清楚的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

Tuesday, November 27, 2007

向馬來西亞新聞從業員致敬!

向來給人"野蠻大臣"印象的彭亨州務大臣拿督斯里安南耶谷於日前因不滿《馬來前鋒報》的一篇報導,扭曲其談話,而在記者會上大發雷霆,叫記者“去死”(go to hell)。今日,更因不滿記者顯著報導"以超過1萬令吉標車牌號碼的州行政議員將丟官"新聞,公開"羞辱"記者。安南耶谷批評記者為了報章的銷量而不惜誇大新聞內容,更揚言若自己擁有一家報館,也會針對記者們撰寫轟動的新聞,比如記者斷頭(putus kepala)的新聞。

身為一位新聞從業員,報導事實是他們的責任,然而在馬來西亞許多的政客都喜歡拿記者"開刀"。因為他們並不覺得是自己的錯,一味的覺得新聞記者的報導是想陷他們於不義。如果這些政客想像力真的這麼豐富的話,不如不要從政,乾脆去當編劇。

事實上,在馬來西亞當記者這個行業的真的非常的委屈。不但要面對來自工作上的壓力,還必須隨時隨地接受這些政客的"開刀"。兩年前,副國內安全部長諾奧瑪(Noh Omar),也將其"若外國人認為我國警方殘暴,就回國吧!"的狂言歸咎媒體"錯誤詮釋"及"不明白"他的言論。

更加不能接受的是,往往發生這類的事件後,媒體都會接獲類似"低調報導"或是"停止再報導相關課題"等的指示。既然,政客們公然質疑媒體記者的專業報導,那就應該給這些媒體一個平台為自己辯駁。但是,馬來西亞政壇的慣例就是利用這樣的手段,打壓記者,使得記者們啞巴吃黃蓮,成為沈默的代罪羔羊。

馬來西亞媒體已經被許多惡法鉗制得寸步難移了,還必須面對這一群如狼似虎的政客打壓,羞辱,質疑記者的專業。看來在馬來西亞要當一位記者還真不容易!筆者在此向所有馬來西亞新聞從業員致敬!

Monday, November 26, 2007

"愚民政策"與"青年政治冷感"

高等教育部副部長拿督翁詩傑,指出備受爭議的大專法令,唯有國立大學才受到限制,如果大專生對政事冷淡,卻怪罪大專法令對他們的綑綁,這是令他感到憂心的。翁詩傑還表示,五,六十年代的學生對政治,哲學都有一定的認識。言下之意,就是表示現今的學生對政治冷感並不能怪罪於大專法令的綑綁,也不能怪罪政府。要怪就怪學生自己吧!

翁詩傑這番言論,間接的告訴各位,由於學生對政治冷感是因為自己本身的問題,所以政府也沒有必要檢討或是廢除大專法令。根據《1971年大專法令》,在學的國立大學學生或是職員不得參與政治運動或社會運動。而且,國立大學的學生及職員在必須簽署《行為操守協議書》(Aku Janji),裡面其中一項條文是必須效忠政府。

就像日前由乾淨及公平選舉聯盟所號召的萬人和平大集會,馬來亞大學也禁止老師以及學生參與本次的活動。校方更知會全體的師生涉及集會者將被視為觸犯馬大校規,並需面對紀律行動。校方利用威脅的方式,禁止學生參與這項活動,這難道可以責怪學生自己不參與政治運動或社會運動嗎?

姑且不論大專法令是否是導致學生對政治冷感的因素。讓我們來探討學生對政治冷感的因素吧!曾經有學者表示,新一代的七年級生(80年代出生的青年)都是馬哈迪思想下的孩子。怎麼這麼說呢?因為馬哈迪在為的 22年裡利用各種手段來控制國內所有的媒體,全力實施 "愚民政策"。馬哈迪透過媒體的力量來控制人民的思想,以達到所有人民都順從政府所推行的政策。因此,這一代的青年,對政治帶有非常大的誤解,大家深怕介入政治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就是馬哈地政權所遺留下來的後遺症。這就可以解釋翁詩傑所提出的為甚麼五,六十年代的學生對政治的熱誠,而現今學生對政治冷感這個說法。

其實,要喚醒新一代青年對政治的熱誠以及關心除了必須廢除《1971年大專法令》外,還必須讓現在的學生重新接受正確的政治教育,以及打破馬哈迪所遺留下來的"愚民政策"。只有這樣,馬來西亞才可能邁向真正的民主!

Sunday, November 25, 2007

從澳洲的政黨輪替,看馬來西亞的選舉

澳洲國會大選結果揭曉了,由陸克文(Kevin Michael Rudd)所領導的在野黨勞工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透過民主的選舉過程結束了自由黨籍總理霍華德主政十一年的歲月,成功取回政權。自由黨在十一年前從勞工黨取得政權至今。

澳洲今屆大選的政黨輪替是值得高興的,透過這場選舉,我們可以發現,澳洲人民對於政治的成熟度滿高的。因為人民懂得利用手上的選票,透過正確的選舉制度告訴國家領導人,他們需要改變,正因為如此,澳洲最大的在野黨勞工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提出了"兩次輪替檢定說"(two-turn-over test)。他認為從民主轉型到"民主鞏固",至少要以政權是否已經民主而和平地轉移兩次為從最基本之要件。 如果按照杭廷頓的理論來看澳洲這場選舉的話,已經進入了"民主鞏固"的政治歷程。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澳洲就以自由黨及勞工黨這兩個最大政黨相互輪替組織政府。因此,我們可以想像,澳洲內閣與國會相互制衡的畫面。

其實,澳洲政局和馬來西亞政局有一定的差別。至少種族結構就不同了。筆者在兩個都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為前提做出比較。同是君主立憲制的馬來西亞,建國 50年了,連政黨輪替都沒有經歷過,更加不用談"民主鞏固"了。但是,澳洲卻經歷過無數次的等黨輪替了。

澳洲之所以可以經歷這麼多次的政黨輪替,除了政治成熟度夠高以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澳洲有全面以及完善的選舉制度。在澳洲是實行強制投票制,也就是強制人民一定要去投票,而澳洲選舉投票委員會也給人民很多方便,您可通訊投票,可以越區投票,甚至在國外時也可在海外大使館或領事館投票。以及優先配票制,就是投票時可以把想投票的候選人寫上 1,您也可 "預估"他不會當選,所以在其他候選人前的口內寫2,那您投1的人若不當選,您這一票自動的就跑到2去。另一種投票方式是在某一黨的這組候選人上寫1,這等於您是選黨不選人,這樣如果這樣您投下的這一票的這個黨候選人若未當選,那就由這個黨代您決定您這一票轉給誰。

然而,馬來西亞的情況則是,政治成熟度不夠,加上選舉制度不公平。每逢大選,必定會鬧出幽靈選民,選民無故搬離相關選區,選民冊準確度不高,選舉時間過短等等的因素。導致馬來西亞無法透過乾淨及公平的選舉達到政黨輪替。

筆者並不是想要改變現有的選舉制度,而是希望選舉委員會可以提供一個公平的競選平台,讓人民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政府。

Saturday, November 24, 2007

阻止不了人民的想法

隨著今年 11月 10日乾淨及公平選舉聯盟所推動的和平大集會成功號召 4萬人參與集會後,興都權益委員會將號召一萬名印裔,於星期日(11月25日)早上9時在吉隆玻英國最高專員署前舉行集會,以提呈一份請願書要求英女皇禦准委任皇家律師,免費為受英殖民地政府剝削的印裔先輩申冤,以索取4兆美元的賠償。 (集會現場報導)

但是,這場集會比起淨選盟的集會來的更加的辛苦。因為,政府在這次集會之前不但使用了在淨選盟大集會的鎖城方法,阻止其他地方的人民參與本次的集會外,還史無前例的向法庭申請庭令阻止所有的支持者出席這場集會。有關禁令是由蕉賴警區主任阿末於昨日向吉隆玻推事庭申請,點名該委員會主席瓦塔姆迪(P Waythamoorthy)、其胞兄兼該會法律顧問烏泰雅古瑪(P Uthayakumar)、甘納巴迪(V Ganapathy Rao)、耿卡哈蘭(R Kengadharan)以及所有的興都權益委員會支持者,阻止他們參與星期日的大集會。推事隨即根據刑事程式法典第98條文,批准警方對這宗緊急騷亂事件的申請。有關禁令的限期長達7日,從11月22日開始算起。(當今大馬)

這還沒有結束,警方昨日援引煽動法令,先行逮捕興都權益委員會的 3名靈魂人物,三名被逮捕的是該會主席瓦塔姆迪(P Waythamoorthy)、其胞兄兼該會法律顧問烏泰雅古瑪(P Uthayakumar)與甘納巴迪(V Ganapathy Rao)。三人皆是執業律師。(當今大馬)

相信這樣子的事情只有在標榜著"民主"的馬來西亞才可能發生吧!在一個真正民主的國家,人民舉行集會爭取應有的權利是不應該被阻止的。但是馬來西亞政府竟然還申請庭令阻止這次的集會。這樣開了先例,相信以後要是再有類似的集會,政府也會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他們。然而,在集會前警方援引煽動法令將興都權益委員會的精神領袖逮捕,明顯的是打擊該組織的士氣,這樣的做法,令人感到髮指,彷彿回到戒嚴時期。

只是一場人民集會,政府卻如臨大敵般的動員行政,司法的資源來對付國家的人民,政府啊!政府!雖然你可以利用各種手段阻止集會的發生,但是你卻無法改變人民對政府的失望!

Friday, November 23, 2007

『東方名家』談台灣的貧富懸殊

《東方日報》東方名家版 (2007年12月 11日)

今天在台灣的潮流界來說可說是"大日子",因為今天是 LEVI'S® Devilclot 限量聯名褲款的發售日。筆者本著想看看台灣潮流熱潮的心態而到西門旗艦店去感受一下那裡的氣氛。結果,一去到那裡,真的只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排隊的人數竟然達到1700人,而這款褲子在旗艦店也只有男款 20件,女款 9件的配額。

因為現場有點無聊,所以筆者就跟同是來排隊的友人聊起台灣的經濟。筆者就開玩笑的說,看這樣的情況,台灣的經濟還不會很糟糕嘛!友人就反駁說台灣的經濟真的很糟糕,很多人失業等。我也提出我的看法說如果台灣經濟真的這麼糟糕的話,今天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當我們在討論的同時,我無意中發現在短短的半小時內,有一位老婦人在撿掉落在地上的報紙當資源回收賣錢。還有一位老先生在撿寶特瓶來賣錢。我開始思考,為甚麼兩個群體的落差這麼大。一邊在排隊搶購一件價值新台幣 7900元的限量款牛仔褲,另一邊則在撿垃圾維生。

這時的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和友人的看法都沒有錯。真正的原因是台灣的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了!根據台灣主計處在
2005年的資料顯示全台灣最窮和最有錢的人財富差距高達 11.67 倍,有錢人平均年收入超過 170 萬,可是低收入的人一年卻只有 14 萬。這足以證明台灣的人有錢的非常有錢,窮苦的非常窮。

富有的人在社會上只佔了很小的部分,根據民視在 2005年的報導指出,台灣家庭資產過於集中,約70%的財富集中在約2%的家族中。其實,貧富懸殊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因為如果貧富懸殊過於嚴重的話,社會上就會造成嚴重的問題,因為一旦人民無法在正常管道取得收入的話,就會制造一些社會問題。例如:失業,打搶,自殺等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日益嚴重的話,就可能引發治安問題。而這些問題就會產生社會動盪不安的現象,因此可能會嚇走外資或外資不感進來投資等。所以,貧富懸殊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國民所得。

貧富懸殊的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它是經過長期的管理不當所引致的。筆者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先從政府下手,必須要遏止官商勾結這種非法致富的行為,避免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象。在者,政府也必須推行一系列的措施例如:稅收的管制,富有者付的稅較多,低收入者付較少的稅,甚至免稅。制定健全的社會福利政策,提供一些低收入戶或是失業者職業輔導,讓他們可以自力更生的生活,也提高他們的收入等。

因此,筆者認為台灣政府當務之急必須先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這樣間接的也可以提高國家的經濟發展,更可以提高國家的競爭力。但是,台灣!你準備好了嗎?

Wednesday, November 21, 2007

讓國會邁向第一世界思維的目標!

隨著網路的日益發達,我們不但止可以在平面媒體上看到國會的新聞,更可以在網路上直接看到國會開會的情況。雖然,這樣不比現場直播的精彩,但是至少可以讓一般民眾有機會看到國會內開會的情況,也可以讓民眾看看自己選出的國會議員到底在國會裡幹甚麼!

今天,首相署部長納茲里在國會回答國會在野黨領袖林吉祥有關如何達到"第一世界基建,第一世界思維"的提問時表示,在野黨是"第一世界基建,第三世界思維"的最佳例子,他更大言不慚的說,只要把國會在野黨領袖丟出國會,便會加速達成第一世界思維的目標。(東方日報)

相信各位有注意馬來西亞時事的人們都知道,馬來西亞國會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光是今年,從京那巴丹岸國會議員拿督邦莫達及野新國會議員拿督莫哈末賽的"月漏論",日萊區國會議員巴魯丁的"你現在坐在輪椅上,上帝已懲罰你。"到昨天天然與環境部副部長索迪納登的"Mari Lawan"。這些足以證明國陣議員的素質。

其實,國陣領袖並不是第一次說出類似的言論。他們曾經發表,希望議會出現"零在野黨"的局面。因為這樣才可以讓他們在議會裡一言堂。雖然,這些議員都是人民選出來的,但是,要是真的出現"零在野黨"的局面,就會出現議會一言堂的局面。沒有在野黨的監督,他們在議會裡幹什麼,人民都不知道。最終也只是斷送了人民的幸福。

然而,如今納茲里公然的要把在野黨領袖"丟"出國會,這也證明了在野黨在國會裡發揮了監督政府的角色,才會令國陣政府這麼痛恨在野黨領袖。如果有一天,要是真的沒有在野黨在國會裡面,真的不敢相信會變成怎樣的局面。

如果國會真的要達到"第一世界基建,第一世界思維"的目標,不但不可以將國會在野黨領袖丟出國會,而且還必須讓在野黨贏取更多的議席,一起進入國會監督政府。

Tuesday, November 20, 2007

"Lawan"的定義

最近這幾天,常常收到友人寄給我電子郵件,內容是國會開會的精彩片段。由於筆者身在國外,所以之可以透過網路欣賞國會開會的片段,過過乾癮。筆者剛剛看了一段最新的國會片段,內容也相當精彩。

事由是天然與環境部副部長索迪納登 ,昨天在總結其部門的2008年度預算案辯論時,由於無法答復行動党國會議員提出的質詢,在激動之下,竟然挑戰民主行動党華都牙也國會議員馮寶君到國會大廳外打架(Mari Lawan)。

有時,筆者會覺得在馬來西亞國會殿堂裡面,真的不怕無聊。因為有許多國會議員,甚至部長常常都會語出驚人。這些事件或是言論,要是看在外國人眼裡,真的是奇恥大辱。但是,對於那些常常語出驚人的國會議員或部長來說也無傷大雅,因為他們都不知羞恥為何物!

其實,在馬來文裡面 "Lawan"這個字眼出了有打架的含意以外,還有挑戰的意思。在神聖的國會殿堂裡面筆者相信堂堂一位副部長應該不會這麼沒有修養,想要和一位女國會議員在國會內打架,所以我相信大家應該誤會尊貴的副部長的意思了。筆者相信,也是森美蘭州直落甘望區國會議員的索迪納登希望在來屆的大選挑戰華都牙也區國會議員馮寶君。他希望在大選中直搗華都牙也,來一場龍鳳之爭!

如果索迪納登真的履行他在國會內的承諾(到華都牙也選區挑戰馮寶君),相信是看頭十足的戰事。要是索迪納登再來屆大選沒有到華都牙也硬碰馮寶君的話,就證明索迪納登是一位沒有修樣的副部長。

Monday, November 19, 2007

越強的在野黨,越多的發展!

行動黨雪州雙溪檳榔區州議員鄧章欽律師於今日解除"禁足令",重返雪州州議會出席2007年第3季雪州州議會首日會議。

鄧章欽是在2005年4月25日州議會上,動議投大臣不信任票遭否決后,把議會常規丟入垃圾桶,抗議大會違反議會常規,遭議長禁足州議會5天,直到2006年3月。不過,同年8月1日舉行的州議會則通過動議,延長鄧氏禁足議會6個月,並要求他在禁足期后,在州議會上作出有誠意的道歉,否則再延長禁足令至1年,直到2007年9月。鄧章欽不願道歉,而在禁足期間,其州議員津貼的資格也被取消。(中國報)

鄧章欽雖然闊別州議會 30 個月,但是在今日州議會首日會議中不改向來敢作敢為的作風,一針見血的反擊雪州行政議員莊禱融日前對他做出的攻擊。莊禱融日前指反對黨議員無法享有州政府每年50萬令吉的撥款。但是,鄧章欽卻出示2006年雪州政府財務報告,政府撥款4500萬在整個巴生區修建道路和橋樑,當中,雙溪檳榔獲撥款2500萬令吉,蘭斗班讓1500萬令吉,總4000萬令吉。相反的,整個烏雪區的6個州選區,在這方面只得900萬令吉撥款。莊禱融的言論因此不攻而破。(中國報)

另一方面,鄧章欽也透露行動黨雪州 2 位議員的提問的總和比馬華 12 位議員的總和還多。這足以證明,哪一個政黨的州議員比較著重選區問題。其實,這樣的事情並不只是發生在雪州。在森美蘭州,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就是行動黨議員提問的總和遠遠超過馬華所有議員提問的總和。這也證明了只有在野黨才會把選區問題帶入州議會。

馬華國州議員都喜歡將政府所撥給選區發展的資金來對在野黨大做文章,因為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欺騙選民,以為把票投給馬華才有發展的空間。但是,政府往往為了在下屆大選重奪在野黨的選區,所以會大力發展在野黨選區,以便取悅選民的歡心。這些在野黨選區的撥款往往比起其他國陣選區超出好幾倍。

因此,誰說投在野黨沒有發展,以上的數據足以證明越強的在野黨越多的發展。所以,如果大家想政府大力發展自己選區的話,就必須把票投給在野黨!

Saturday, November 17, 2007

捍衛新聞專業尊嚴

民主行動党國會議員陳國偉於昨日揭露,巫統涉嫌變相佔用政府撥款興建的聯邦直轄區11個國會選區內21間公共民眾會堂,將其轉為巫統行動室與服務中心。然而,10名巫統黨員的男子竟然在陳國偉這場記者會上行兇,揮拳毆打一名正在現場採訪的《光明日報》攝影記者許俊誠 。(當今大馬)

根據《中國報》新聞網的報導,巫統蕉賴區部主席賽益反指責陳國偉才是事件的導火線,因為他擅闖入巫統的私人會所,並在巫統黨員面前批評巫統,才會惹怒其黨員進而引發肢體衝突。他批評陳國偉“沒教養”,明顯是要前來惹事,並將針對陳國偉擅闖私人地方鬧事,前往蕉賴警局報案。

巫統這樣的行為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早在兩年前,筆者曾經參與士布爹區過會議員郭素沁於舊古仔路巫統霸占非法地段充當巫統行動室的記者會。當時,巫統黨員也與行動黨黨員發生肢體上的衝突,所幸雙方及時被拉開,才不至於發生不愉快的事件。

如今,巫統黨員卻以暴力的行為阻止媒體揭發他們的醜行,這種行為簡直是非文明時代才應該發生的。一個政黨竟然可以胡亂使用國家資源,這對所有納稅人以及其他政黨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巫統蕉賴區部主席賽益對於有關事件非但沒有悔改之心,反而把箭頭指向揭發巫統醜聞的民主行動党國會議員陳國偉。光是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發現巫統領導人的素質之低。

這種流氓行為不但會破壞新聞品質,而且還嚴重的破壞了新聞專業尊嚴。所以,希望巫統蕉賴區部主席賽益必須為此事付上全責,向所有新聞工作者道歉。

Wednesday, November 14, 2007

支持《陽光法案》,完成潚貪決心

雪蘭莪州議會在野黨領袖鄧章欽下周將提呈本身起草的《2007年公佈家庭收入與資產法案》(Declaration Of Family Income And Asset Bill 2007),透過法制規定雪州朝野議員與配偶每年呈報本身收入與資產,並在憲報刊載,讓全民檢驗。(獨立新聞在線)

鄧章欽也是民主行動黨雙溪檳榔區州議員,他將於11月19日起召開暫訂四天的議會中,動議提呈這份議員私人法案。這是他自2005年 4月 25日,動議對州務大臣基爾投不信任票,繼而被指責把議會常規手冊棄置垃圾桶,結果遭雪州議會禁足30個月後,在次重回州議會履行其職責。

目前國陣政府所採取的財產申報措施,即部長和國州議員向首相阿都拉和州務大臣申報財產的方式。事實上,國州議員應該向全民公佈他們的財產,因為國州議員是由人民選出來的,他們應該向人民交代,而非首相。況且,透過憲報公佈個人財產也可以更加透明化的讓人民檢驗。如果國州議員清清白白的話,更應該公佈個人財產,以取得人民的信任。

首相在 2004 年全國大選的競選宣言,其中一項就是全面瀟貪。如今,3年過去了,平民老百姓似乎沒有一絲的感覺首相潚貪的決心。現在,雪蘭莪州議會在野黨領袖鄧章欽提呈的這項法案,正好符合首相當初的競選宣言,如果首相真的有潚貪的決心的話,就應該全力支持這項法案的通過,更應該呼籲全體雪蘭莪國陣州議員贊成通過這項法案。

現今,雪蘭莪州議會在野黨領袖鄧章欽已經將有關草案擬出來了,已經省下國陣政府潚貪的決心的前奏,只要全體雪蘭莪國陣州議員贊成通過這項法案,就可以逐步完成首相潚貪的決心,何樂而不為呢?

Tuesday, November 13, 2007

兒童也有出席集會的權利

《乾淨及公平選舉聯盟》(Bersih,簡稱淨選盟)週六號召的萬人大集會餘波未了!新海峽時報》今日以封面方式高調報導 ,警察總長慕沙哈山準備以《2001年兒童法令》對付攜帶孩子前來參與"非法集會"的父母。警方指出,在上週六舉行的大集會中共扣查了245人,包括18名跟隨父母出席大集會的孩童,最年幼的是一名6歲孩童。警方在錄取口供後已釋放他們,目前正援引非法集會條文進行調查,一旦罪成,可被判入獄不超過一年及罰款2千至1萬令吉。 (當今大馬)

教育部副部長拿督諾奧馬表示,教育部不會開除被指參與非法大集會的學生,而會通過輔導課來引導他們專注學業。諾奧馬也表示,他全力支持警方在兒童保護法令下對那些攜帶孩子參加非法集會的父母展開對付行動。(星洲日報)

天啊!這種事情竟然會發生在號稱自己是一個民主國家的馬來西亞。當筆者看到相關報導的時候,真的沒有辦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根據人權委員會表示,一個民主國家的人民是有舉行集會的權利,然而,兒童也有出席有關集會的權利。如今,警方竟然援引《2001年兒童法令》來對付兒童的父母,簡直令人感到汗顏,相信許多民主國家的人民都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吧!

筆者目前身在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台灣。筆者也常常出席在這裡舉辦的種種示威,抗議,集會的活動。然而,在這裡家長帶孩子出席這類的活動是司空見慣的事。政府或警方也不曾為此發出警告的聲音。警方此次高調的處理這項問題,相信主要的原因是藉機警告出席此次集會的民眾,希望可以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但是,警方這種為了達到利益而犧牲兒童出席集會的權利的做法,是不符合民主進程的。

再者,身為國家教育部副部長的拿督諾奧馬竟然支持警方這種做法,簡直是官官相衛的做法。這些出席集會的孩子並不是曠課出席集會,而是利用週末的時間出席,相信對他們的學業影響不大,教育部在孩子還在學習的階段就開始插手介入控制孩子的思想了,完全沒有給予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試問,有這樣的教育部副部長,馬來西亞的教育還有希望嗎?

《聯邦憲法》第十條款保障馬來西亞人民集會自由,如果警方這次成功起訴這些孩子的父母,也就是公然的違反憲法所賦予人民的權利。然而,政府已經不是第一次違憲了!

Monday, November 12, 2007

懇請政客停止極端性言論

“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Bersih,淨選盟)所號召的"萬人訴求公平選舉和平大集會"於日前終於和平的圓滿結束。根據報導以及活動當日的照片,出席集會的人士大部分都是馬來同胞,而且出席者都非常的友善。這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筆者日前回到馬來西亞的時候,曾經發生了一短小插曲。筆者的友人在開車時輪胎不小心掉入洞裡,沒有辦法駛出。當時,下著大雨,筆者和友人又沒有辦法解決。還好,當時有一群年輕的馬來同胞剛好經過,他們淋著大雨,同心協力的將車子的輪胎移出來。筆者當然馬上向這群馬來同胞道謝,他們拋下了這麼一句話"沒關係,大家都是馬來西亞人"。當時,心裡感覺非常的感動。

世界輪椅及截肢者運動會日前在台北舉辦,筆者有幸的成為馬來西亞代表團的接待人員。當時的參與者大部分也都是馬來同胞。筆者趁著沒什麼事就和領隊聊天,我們就聊到了馬來西亞現今的狀況,他突然冒出一句"在馬來西亞,不管什麼種族,我們可以很團結,因為我們都是馬來西亞人。"當下,筆者突然為自己是一個馬來西亞人而感到驕傲。

許多人都對馬來同胞感到反感,因為覺得他們充滿種族主義的意識。但是,往往這些極端的言論都只是來自一些講話不負責任的政客。例如:日萊區的國會議員巴魯丁就曾經在國會上說"馬來西亞是個回教國,你不喜歡,可以離開馬來西亞";巫青團團長希山慕丁就曾經在巫青團代表大會上高舉馬來短劍高喊"不惜以生命浴血捍衛馬來主權";巫青團副團長阿都阿茲率領200人到雪華堂鬧事,甚至恫言火燒雪華堂等事件。

事實上,民間可以感覺種族和諧的氣氛,只是很多講話不負責任的政客為了凸出自己的形象,不惜出賣國家的團結。所以,筆者懇請那些說話不負責任的政客停止一切極端性的言論,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種族分裂。

Saturday, November 10, 2007

成功掀起"黃潮"

今天馬來西亞的民主進程可說是跨了一大步,因為今天正是“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Bersih,淨選盟)所號召的“萬人訴求公平選舉和平大集會”。儘管經選盟已經向警方保證此次的集會將是一個和平的集會,但是,警方還是堅持拒絕淨選盟的申請。雖然如此,淨選盟以及全國各地約 4萬人還是風雨無阻的掀起"黃潮"。(因為本次的集會顏色為黃色,所以主辦單位呼籲出席人士穿著黃色。)

這場歷史性的集會相信是繼 1998年安華所發動的"烈火莫熄"後,最大型的一次。為了阻止淨選盟及人民參與本次的集會,警方如臨大敵的派出四千名的警力。這次警方所派出的警力相對 1998年安華所發動的"烈火莫熄",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警方在調查各類案件,也可以比照像此次活動這麼認真的話,相信馬來西亞的治安可以迅速的改善。但,很不幸的,每每我們只有在這種和平集會上才可以看見警方發揮其"功能"。

由於筆者身在國外,所以無法親身參與本次的集會。根據,網路媒體的報導,吉隆玻員警鎮暴隊在下午2時10分左右發射水泡,驅散集聚在州立回教堂(Masjid Jamek)的至少兩千名公眾,而這裏的輕快鐵站則關起大門,暫停服務。警方後來更向公眾發射了一輪催淚彈。而且也在本次的集會中逮捕了 42人。雖然,警方透過許多的方法阻止本次的集會,但是今日下午仍有4萬名集會者成功排除萬難 ,抵達國家皇宮前面形成一股人海。而乾淨及公正選舉聯盟(公選盟)的代表團也成功向最高元首代表提呈選舉改革備忘錄。

然而,雖然本次的集會有許多人出席,但是剛剛在昨天公佈的世界兩百大頂尖大學排行榜而跌出200名的馬來亞大學卻禁止老師以及學生參與本次的活動。校方更知會全體的師生涉及集會者將被視為觸犯馬大校規,並需面對紀律行動。試問,校方以這種強壓性的政策來禁止師生出席社會運動,這樣又如何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麼可能不跌出 200名呢? 真的不希望,國人看到明年的排行榜,馬來亞大學跌出 500名!

這次的集會,引發了非常大的迴響,儘管國安部下令不准主流媒體報導本次的集會。但是,許多國際媒體都相繼報導相關的新聞,包括新加坡的《聯合早報》半島電視台新聞報導訪問安華)(訪問黃泉安)(訪問新聞部長再努丁),BBCCNN,相信還有許多媒體會相繼報導相關新聞(除了馬來西亞主流媒體)。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豈能說一句封鎖新聞就封鎖?

此次的集會的成功證明了馬來西亞人民要求改革的決心。雖然,不知道這次的行動可以改變什麼,但是,最低限度可以讓國陣以及選舉委員會知道人民的心聲。

Friday, November 9, 2007

廢除《1971年大專法令》

今年馬來西亞許多東西都在"跌"。日前,無疆界記者協會所公佈的世界新聞自由排名,馬來西亞從去年的92名跌至今年的 124名,暴跌了 32名。然而,進入第四年的英國《泰姆士報》高等教育增刊全球大學排行榜已在昨日公佈。今年,馬來亞大學的排名是第 246名,而國民大學則是排名第 309名。這也意味著,去年分別排名第185的國民大學和第192的馬來亞大學已滑出全球200間最佳大學排行榜。

國大是在去年的排行榜中,首次超越馬大成為馬來西亞排名最高的大學。而馬大的排名已是連續三年下滑,從2004年的第89跌至2005年的第169,接著在去年跌至第192,並在今年進一步滑出榜外。

馬來亞大學曾經是亞洲數一數二的頂尖大學,在六,七十年代還是學術顯赫,高品質及高水準的大學。如今,卻滑出全球200間最佳大學排行榜,實在可惜!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民主化進程已經在退步了,沒想到現在就連大學的素質也在退步。歸根究底,馬來西亞政府必須附上最大的責任。

《1971年大專法令》實施以來,違反憲法精神的條文約束了大學生言論自由與結社自由,對學術自由與學生的批判能力造成嚴重衝擊,長期的壓制言論與思考能力,扼殺了自由的學術空間,在這種氣氛下一流的大學不能成形,六萬位失業的大學生相繼增加。國立大學的學生在入學前還必須簽署《學生操守協議書》(Aku Janji),限制了學生參與社會運動或是參與政治的自由,以致現今部分的大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今,只有廢除《1971年大專法令》、《學生操守協議書》(Aku Janji),馬來西亞的大學才有可能挽回失去的學術地位。不然的話,明年可能看不到馬來西亞的大學在前 500名的名單裡了!

Thursday, November 8, 2007

反對宗教治國!不要回教國!

相信大家身邊應該有一些青年朋友吧!然而,青年朋友在服裝上一定比較"潮流"。現今許多的青年都喜歡穿著"底腰褲",也是俗稱的"垮褲"。這種垮褲的文化源自美國,最早源自監獄。當時為了避免監犯用皮帶攻擊他人或上吊自殺,監獄里嚴禁使用皮帶。少了皮帶束縛的褲頭,監犯就這樣松垮垮地把褲子掛在屁股上方,并露出內褲褲頭。這股垮褲風潮,在80年代末期吹進饒舌音樂錄影帶,成為青少年流行文化之一。

筆者對於"垮褲"的文化並沒有太多的意見。但是,喜歡穿垮褲的朋友們可要注意了!因為文化、藝術及文物部副部長拿督黃錦鴻日前表示地方政府和警方,有權利取締及逮捕穿著不體面的市民,而向他們發出傳票。他也鼓勵我國人民需以合乎禮儀和體面穿著(Decent Dressing)出席各種場所。(星洲日報)

其實,這樣的事件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我國政府常常會做出一些非常荒謬的事。日前,就又一對情侶在吉隆玻城中城公園擁抱和親熱,結果被吉隆玻市政局控告行為不檢。如今,卻又被"告知"穿著"垮褲"不合乎體面。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宗教、多元種族與文化的國家,政府不應該透過法律途徑管制人們的行為。更不堪的是,政府根據狹隘的宗教考量制訂法令。

另一方面,黃景鴻也表示文化部目前沒有任何服裝規範(Dressing Code),不過,倒有限制本地藝人和到我國表演的海外藝人表演服飾,藝人們在表演時的服飾需要體面和不能太過暴露。然而,全世界最多回教徒的印度尼西亞也沒有禁止藝人的服裝

由此可見,回教在馬來西亞公共和政治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占全國人口大多數的非回教徒卻日益受到排擠。近日,馬來西亞副首相納吉(Najib Razak)甚至宣稱馬來西亞是“回教國”。如果這種情況在繼續下去的話,馬來西亞成為回教國真的指日可待。事實上,在 2001年 9月 29日,前首相馬哈迪曾經在民政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宣布馬來西亞是回教國。當時,只有行動黨的林吉祥站出來反對馬來西亞是回教國的說法。而馬華公會及民政黨卻完全不吭聲。如今,我們發現,政府試圖在我們的生活裡慢慢的將回教價值觀融入馬來西亞的價值觀。可見林吉祥在當時就預見今天這樣的局面!

如今,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全力反對馬來西亞是一個回教國。因此,必須全力支持民主行動黨,相信,有行動黨在的一天,馬來西亞都不會成為回教國!

Wednesday, November 7, 2007

馬來西亞媒體的悲劇

新聞部長再努丁今日在巫統全國代表大會場外兩度發飆 ,炮轟《當今大馬》報導"胡鬧"(nonsense) ,並將之貶低為“比報章層次更低”的新聞網站。 再努丁在從政前,是一名資深的報人,曾經在巫統擁有的馬來文報章《馬來西亞前鋒報》擔任總編輯。

其實這個所謂的新聞部長在任職期間發生了許多的"趣事"。他曾經公開的要求國內報章 ,在撰寫新聞時停止引述網站或部落格的消息,因為部落格的消息來源不具權威性。 他也表示,奉行專業新聞操守的主流媒體,不應該轉載或引述部落格的文章。 最近,政府對部落客的言論似乎非常的在意,因為不止一位部長公開砲轟部落客了。旅遊部長東姑安南就在三八婦女節發表過"所有的部落客是騙子,其中有80%的部落客是失業女人"的言論。

另一方面,新聞部長再努丁在日前召見主流媒體編采高層,指示媒體勿過度渲染負面新聞,更表示首相發出的聽真話及透明度承諾,並不適用於媒體。 更勸告”媒體別只"報憂不報喜"以及渲染太多負面新聞。

縱觀以上種種的言論以及政府所推行的政策,試問,這應該是一個民主國家應該存在的嗎?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部落客將是一個非常主要的消息來源以及資訊傳播者。然而,政府非但沒有鼓勵人們好好利用這種方便來傳達訊息,反而將部落客形容為騙子,甚至更難聽的字眼。到了今是今日,試問,還有哪一個民主國家的新聞部長會會指示各大媒體的高層別過度渲染負面新聞,間接的影響各別媒體的編採工作。

新聞部長口口聲聲的說首相發出的聽真話及透明度承諾,並不適用於媒體,那試問要透過什麼管道才可以使首相聽真話呢?難不成要人民每天打電話給首相?

Tuesday, November 6, 2007

馬來短劍與種族主義

馬來西亞最大的執政成員黨--巫統的全國代表大會從今天(6/11/2007)起召開,今晚是巫青團、婦女組及女巫青團代表大會開幕儀式,明天是這三個單位的代表大會;巫統代表大會則在後天開幕,直至週五閉幕。

過去兩屆的巫青團代表大會都以激烈言辭攻擊非馬來人,而出任教育部長的巫青團長希山慕丁甚至率領執委們高舉馬來短劍(Keris),仿如宣戰姿態;他的舉措不但備受非馬來人社群批評,甚至人民公正黨及回教党的馬來人領袖也非議。果然,一如外界早前的預測巫青團團長希山慕丁將在本次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再度高舉馬來短劍。

其實,在本次巫青團代表大會之前,民間就傳出許多"停止高舉馬來短劍"的聲音。但是,希山慕丁卻不顧眾人的反對,依然在本屆高舉馬來短劍。然而,巫統多位領袖更是支持這樣的舉動。巫青團副團長凱里就表示,只要還有巫青團存在的一日,將永遠繼續在大會上高舉馬來短劍。他甚至表示,若有任何巫青團領袖不敢舉劍,有關人士將會成為巫統與民族的叛徒。而巫統署理主席兼副首相納吉也聲稱,巫青團選擇馬來短劍作為標誌,親吻短劍和拔劍出鞘的舉動並非宣戰,而是根據憲法及權利,來捍衛民族的權益。

高舉馬來短劍這個舉動在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來說,將對各族團結帶來影響。更何況,在他高舉馬來短劍時,巫青團副秘書阿都拉曼就帶領所有與會的巫青團代表高喊“馬來人萬歲”(Hidup Melayu)四聲 。這種行為,充滿了種族主義的味道。對其他種族來說,也間接的是向他們挑戰。

在 21世紀的今天,竟然還有這種充滿種族主義的行為以及言論,實在令人汗顏。然而,這樣的事件發生在一個民主國家,大家相信嗎?

Monday, November 5, 2007

踴躍參加"選舉制度改革"人民集會


乾淨與公平選舉聯盟(淨選盟,簡稱Bersih)將於今年11月10日(星期六)下午三時,在吉隆玻獨立廣場舉辦一場大型的人民集會,然後遊行到國家皇宮,將訴求"選舉制度改革"的備忘錄呈交給最高元首。淨選盟自推行以來,要求政府落實四大選舉改革,即使用不褪色的油墨,確保沒有重複的選票;取消郵寄投票制度;更新選民登記資料,以消除偏差;公平的媒體使用自由。然而,截至目前為止,選委會只答應在來屆大選使用永久油墨,因此,淨選盟決定號召人民參與一場大型集會,呈交備忘錄給最高元首。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活動也獲得世界各國的參與,韓國、印尼、英國、美國、泰國、菲律賓、巴西與沙地阿拉伯的組織已決定在同一天,在駐該國馬來西亞大使館前舉行抗議集會,並提呈抗議書,促請我國政府改革選舉制度。

由於筆者曾經參與過 2004年的全國大選,所以對馬來西亞的選舉制度頗有認識。事實上,馬來西亞的選舉委員會是一個隸屬政府是一個公開的秘密,試問這樣的組織可以公正以及獨立的運作嗎?回想起 2004年全國大選的情況,例如:雪蘭莪州的投票站在最後一分鐘北告知延長投票時間,但有的投票站卻沒有遵照指示;選民冊問題頻頻出現,由的被調到東馬去等等。基於以上種種的原因,請問選委會有拒絕改革選舉制度的理由嗎?

最近,選舉風聲越來越近,事實上,"有心人士"已經開始在做事了,例如,怡保西區有 800位選民就被調至華都牙也,森州行動黨主席陸兆福也在最近檢查選民冊的時候,發現了許多超過 100歲的人瑞。這很明顯的顯示了選舉委員會以及選民冊出現嚴重的問題以及偏差。

所以,筆者在此籲請親愛的同胞們,踴躍的參加 11月10日的"選舉制度改革"人民集會,用實際的行動向選舉委員會以及國陣政府說 "不"!

Sunday, November 4, 2007

人民進步黨退出國陣吧!

最近馬來西亞有兩個國陣成員黨的領袖即國大黨主席拿督斯里三美威魯以及人民進步黨主席拿督卡維斯幾乎每天都在報章上隔空罵戰。事由是因為人民進步黨主席卡維斯為了爭取讓自己政黨在來屆大選獲得分配更多的議席而多次在公開的場合向國陣主席兼首相喊話。相信這個舉動已經開罪了國陣其他成員黨包括國大黨。

然而,兩人的導火線卻是"蚊子論"。卡維斯認為三美威魯過去多年來都認為印裔族群在這世界上是蚊子,但事實上三美才是那隻全馬最大的蚊子,因為對方一直都不理會首相向國陣成員黨發出不要互相吵架的勸告。而三美也不甘示弱的表示蚊子是不分大小的,卡維斯連這種常識都不知道,實在無法瞭解卡維斯是憑甚麼當上副部長及律師。就這樣兩位國陣成員黨的領袖幾乎每天都在"開戰"。

事情似乎越鬧越烈,國大黨署理主席拿督巴拉尼威表示,國大黨中央工作委員會正在準備“把人民進步黨開除”的正式提案呈給黨主席拿督斯里三美威魯,以便提呈到下一次國陣最高理事會會議。而卡維斯也反擊如果國大黨在國陣最高理事會會議上提出將進步黨逐出國陣的動議,他也將提呈一封信給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要求對國大黨採取紀律行動。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其實歸根究底就是議席分配不均的問題而已嘛!但是,由於國陣成員黨向來都有著黨內協商的默契,所以類似這樣的事情是罕見的。與其說是黨內協商默契,倒不如說是大黨壓小黨。所以,像卡維斯這種為了自己政黨本身的利益而敢敢向其他政黨領袖嗆聲的精神是可取的。

早前人民進步黨再開黨代表大會的時候,訴求就希望至少每州一議席。然而,身為國陣主席兼首相的阿都拉卻只是表示會考慮這項要求。這其實對人民進步黨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現今,人民進步黨擁有53萬222名黨員,但是卻只獲得一個國會議席及一個副部長職。然而,這樣的要求卻被馬六甲州首席部長也是巫統副主席的莫哈末阿里直指人民進步党若不滿國陣的議席分配,可以選擇退出國陣。

卡維斯啊!如果你遭受這樣的對待還可以繼續留在國陣的話,你對得起你那 53萬 222名黨員嗎?受到不公平對待的話,就必須勇敢的站出來,像你這次為了你政黨的議席分配而左右開弓是值得人們的鼓舞的!

所以,筆者在此大膽的向人民進步黨主席卡維斯建議,退出國陣,邁向在野黨!(雖然曾經是在野黨)糾正國陣政府所做過的錯事!但是,你敢嗎?

Saturday, November 3, 2007

《風雲巨辯》終於重見天日了

2005年 3月 27 日對馬華公會以及民主行動黨來說是ㄧ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因為當天晚上,馬華公會以及民主行動黨分別派出了翁詩傑,魏家祥以及倪可敏,參與由《九辯風雲錄》編委會與馬大華文學會屬下的第十屆全國大專辯論會籌委會所舉辦的《風雲巨辯》。當晚,被喻為馬華公會及民主行動黨名嘴的 4位來賓針對“大馬邁向先進國所面對的挑戰”正面交鋒。


筆者之所以這麼熟悉這項活動的詳情是因為筆者當天晚上也在現場,因為筆者覺得這在馬來西亞政治史上罕見的一場辯論。當天晚上,大會也邀請了馬華公會的總會長黃家定到場致詞。黃家定還在致詞時表示,他會全程參與整個辯論的過程,因為他對馬華公會所派出代表深具信心。

當晚的出席者可說擠滿了整個星洲日報的大禮堂,有的甚至還站在會場上觀看,主辦單位為了不讓無法進場的民眾失望,也在星洲日報的大門設了兩個大型銀幕供有興趣的民眾也可共襄盛舉,這樣大場面的安排,就足以證明這場辯論的可觀性。

辯論終於開始了,朝野雙方各自論述自己的論點。當然,最精采的部份就是雙方交叉辯論的時刻。馬華公會代表為了反駁行動黨代表來勢洶洶的提問,整個就完全離題了,甚至被行動黨的代表牽著鼻子走。整個辯論的過程可說風起雲湧,觀眾的情緒也被辯論嘉賓帶入高潮,當場真的不能錯過任何一刻。

由於這場辯論的可觀性非常高,所以主辦單位也架設攝影機,打算將這場辯論的精采內容燒成光碟公開發售。當晚,我也以馬幣 10令吉的價格預購了這片光碟。當然,我非常期待受到光碟的日子,因為這場辯論真的意猶未盡。但是,很不幸的主辦單位在過了一兩個星期後打電話給我說由於母帶出了問題,所以無法燒錄,而之前所付的錢將原銀退還。當時的我,就覺得奇怪了,但是後來在友人的告知下才知道因為馬華領袖無法接受辯論時處於下風的事實,導致總會長黃家定介入,並向《星洲日報》施壓,使得主辦單位無法按照原定的計劃推出光碟。

但是,日前我卻在網路上發現了 《風雲巨辯》光碟預告片 。原來,社青團總團長倪可敏的助理在當晚也有在辯論會現場進行拍攝,所以如今《風雲巨辯》得以重見天日。當初,光碟遭人刻意銷毀,如今終於可以重見天日,那我們就交由全國的觀眾利用雪亮的雙眼去評斷哪一個政黨才是你們想要的!

Thursday, November 1, 2007

《香料共和國》( A Touch of Spice) ,文化與全球化


《香料共和國》 (A Touch of Spice) 是一部希臘的得獎電影,也是迪索. 布麥特斯的作品。電影的內容主要描述一位在土耳其出生的希臘人,於揮別土耳其伊斯坦堡35年後,終於 “回家” 的故事。 這部電影利用了當時土耳其聞名世界的香料作為故事的主軸,從而帶出背後的文化與政治的意涵。

影片開始的時候,電影的男主角凡尼斯得知外公要來找他,給他一個驚喜的消息後,原本決定要離開希臘而去美國的他,為了不讓外公失望,決定留下來做料理給外公吃。另外,凡尼斯在餐桌的擺設也拿捏了一些時間,因為餐桌上的位子絕對會體現出在家裡的地位。這兩個例子就是非常典型的傳統文化價值觀。還有一幕就是在凡尼斯7歲的時侯,對唸書不感興趣,反而對烹飪深感興趣。有一次,有客人到他們家來做客,得知其中最美味一道菜餚是凡尼斯做的,出席的客人不但沒有讚賞他,反而覺得他是魔鬼附身,因為他們並不覺得7歲的小朋友會烹飪,而且他們覺得只有魔鬼才會煮這麼美味的佳餚。所以他的父母請了神父回來為他祈禱。學校的老師也向他父親投訴他常常和女生玩家家酒,因為老師覺得這是女生的遊戲,男生不可以玩。回家後,凡尼斯的父母親就教訓他說不可以在進去廚房,因為那是女人的地方,男生進去的話,就會變得娘娘腔。可見當時的社會文化價值觀還是停留在男主外,女主內的階段。大家都覺得男生不可以進入廚房做菜,因為這是女人的工作。

在政治現實方面,有一段是非常經典的。那就是移民局的官員到他們家,告訴凡尼斯的父親,他的居留證不能更新,因為他是希臘人。而他的媽媽和外公卻可以留下來,因為他們是土耳其人。結果他們還是全家被驅逐出境。這時出現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對白,那就是 “現在土耳其人當我們是希臘人,而希臘人卻當我們是土耳其人” 這就是政治現實的一面,當國家和國家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就不是以國家為單位了,而是以種族作為單位。這和之前在印尼發生的排華事件非常的類似,因為印尼排華的時候,印尼人覺得印尼華僑是中國人,而中國人覺得他們是印尼人的情況是一樣的。另一方面, 這部電影出現了兩次哺乳的畫面,我覺得這是導演巧妙的運用了哺乳的動作來呈現當時的政治環境。第一幕的時候,畫面出現的是一個女人的乳房正要餵食一個嬰兒,然而嬰兒卻不要喝,結果這個女人就在乳房上加上了糖,嬰兒就開始吸食了。另一幕,卻是一個女人的乳房,然後一個男人直接吸食了。我覺得,這中間女人的乳房就代表了政治及政府,當你還小或是思想還沒成熟的時候,就利用一些香料吸引你相信他或是馴服他。當你長大或是思想成熟的時候,政府不需要給你甚麼,你就馴服於他了,因為你早已經被他影響了。

在這部電影裡,我也發現有一些是文化政治的地方,那就是在1967年的那一幕,男主角凡尼斯當童子軍的時候,有一個妓女給了他一點錢,然後基於他喜歡烹飪,就請他在廚房協助。不幸的,被警方發現了。警察先生就請他父親到警察局去說他到妓院去當廚師。然後生氣的說,這是社會所不允許的。應該帶他到皇宮,戰爭博物館去,讓他更加的愛國。這時,鏡頭又轉向學校的老師,老師說他們雖然講的是希臘文,但是還是有土耳其音,要他們糾正過來,因為這樣會喚醒民族意識。不但只這樣,還要讓民族英雄烙印在他們心理。這一部分,說明了不管你在妓院做甚麼,都是錯的,而且並沒有給予孩子有任和解釋的機會。這就是文化的影響,儘管到現在也是如此。而這又引發了當時的政府為了讓國民更加效忠國家,就透過公家機關如警察局,學校教育他們愛國意識,以及民族意識來加強他們對國家的歸宿感。

其實這部片子雖然內容看起來簡單,但是裡面卻蘊藏了豐富的文化特色及政治現實。所以在觀賞的時候,不但要隨著電影的故事情節走,還要思考其中導演所要表達的意思。